首页» 合作交流» 学术活动» 实验室副主任张晓昕教高应邀在线做学术报告

实验室副主任张晓昕教高应邀在线做学术报告

发布时间:2025-05-04     作者:    浏览次数:

2025423日上午,应城市水循环与海绵城市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徐宗学教授邀请,实验室副主任、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党委副书记张晓昕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以线上方式作了题为“北京市韧性城市建设的系统路径与规划实践”的学术报告。本次会议由城市水循环与海绵城市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和海绵城市建设水系统科学湖北省重点实验室联合组织召开,会议由徐宗学教授主持,实验室庞博副主任、湖北省城市水系统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佘敦先教授以及来自武汉大学、北京工业大学等兄弟单位在内的专家学者、研究生等40余人参加了本次学术交流会。

张晓昕副书记作学术报告

张晓昕副书记首先指出,随着全球气温增高,气候变化影响加剧,气候一致性规律被打破,突发性极端气候事件频发,原有的工程设计标准和防洪规划已不完全适用于当前新的气候模式,如何从全新角度去思考应对灾害的政策方案和工程措施成为了每位水利工作者应当考虑的问题。张晓昕副书记从前期战略谋划、理论探索、制度设计、规划引领四个方面介绍了北京市韧性城市规划的发展历程。自2016年以来,北京市政府和有关部门,立足于首都超大城市灾害风险特征和首都城市安全空间保障的相应要求,逐步从概念研究走向实践探索,形成了“规划韧性”与“韧性规划”的工作体系框架,在四个维度搭建韧性城市建设规划指引和实施路径,有效推动了首都安全保障工作。张晓昕副书记表示,未来北京市会进一步将韧性城市理念嵌入到首都规划中,构建“安全可靠、灵活转换、快速恢复、有机组织、适应未来”的首都韧性城市空间治理体系,形成理论、技术、应用等方面的创新成果,提高北京应对重大洪涝风险的能力,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在随后的讨论与问答环节,武汉大学佘敦先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徐宗学教授、庞博副教授等先后就北京市韧性建设空间规划分区方案、标准设计、北京市韧性城市规划未来影响等相关问题与张晓昕副书记进行了深入交流,线上学术氛围十分浓厚。

学术报告会交流环节

张晓昕副主任系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党委副书记、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注册城乡规划师。长期从事基础设施规划与实施工作,在防洪排涝、海绵城市、韧性城市等领域有较深入研究,作为技术负责人主持完成北京市韧性城市空间专项规划、北京市市政基础设施专项规划等多项重大规划。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北京市级人选,兼任自然资源部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工程国土空间规划下韧性城市研究创新团队首席专家、住建部科技委城市安全与防灾减灾专委会委员、首都防汛专家库成员、北京市城市水循环与海绵城市技术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徐宗学教授主持会议交流与讨论环节

张晓昕副书记的报告紧密结合学术研究和实际工程应用,厘清了北京市韧性城市建设规划脉络,拓展了参会师生的学术视野,大家针对报告内容展开了热烈讨论,参会师生与张晓昕副书记进行了深入友好的学术交流。作为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与湖北省重点实验室联合举办的系列学术活动,本次学术交流将有力提升两个重点实验室的知名度与所在高校的学术地位和影响力,对于两座重点实验室未来的研究方向也将起到重要的引领作用。

 

 

 

 

 

(供稿:颜琦洲)